阅读中识字的注意点
——孙巧红
识字过程是一次思维跳跃的过程,汉字的特殊形、义需要具体形象思维的支持,同时需要抽象逻辑思维的帮助,孩子对符号的认知能力必须经历一定的成长,到一定的年龄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。
因此,教学前儿童识字,必须注意:
1.最好选择从大班以后再开始;(中班开始少量也可)
2.孩子自身有识字的愿望;
3.认识字后很开心,有成就感;
4.结合游戏、生活,自然而然识字;
5.不量化;
6.教学尽量形象直观,像那些画面感强的、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的或者能够用简笔 画揭示字形的,是孩子最容易记住的。比如:“口”、“日”、“火”、“田”。
7.字形上由简到繁,字义上由浅到深。比如:“土”一定比“累”容易记;“尖”的东西一头小,一头大,一定比超出儿童认知水平的“魏”容易理解的多。
8.熟字带生字,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,降低认知难度。比如:“日”字加一笔,加两笔,减一笔,换一笔都能变化成哪些新字。比如“打”字换左边、换右边都能变化成什么字。
9.增强识字的趣味性,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。比如:谜语识字——“午”,“远看像头牛,近看牛没头,要问是啥字,看看日当头”。孩子不但认清了“午”的形、义,而且把它和“牛”字区分清楚了。比如:儿歌识字——骂、吗、蚂、码、妈
小兔上山采蘑菇,
山羊正在骂小猪。
礼貌问声你好吗?
山羊脸上乐开花。
采完蘑菇抓蚂蚱,
拿块石头编号码。
看到蚂蚁忙搬家,
连忙回家找妈妈。
比如:顺口溜识字——二、三、干、土、工
二下一横是老三,
二字下竖是个干,
一竖往上变成土,
竖在中间工做完。